【寫在前面的話】
閱讀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習(xí)慣,而非一時為之,也不是說看上幾本書就等于孩子喜歡上了閱讀,或者具備了閱讀的能力。從孩子喜歡的書籍入手,而非強迫孩子必須要讀所謂的推薦書目。從孩子愿意看書的時間入手,而非逼迫孩子必須看夠多長時間才算完成閱讀。真正用心閱讀的孩子,家長真正需要催促的是休息眼睛。
我國有一個成語叫“書香門第”,通過這個成語我們可以大概了解到,一個家庭里如果有長輩文化程度高、愛讀書,那這個家庭的下一輩中也極有可能出現(xiàn)文化程度高的人。同樣的,在家長愛閱讀的家庭里,家庭閱讀氛圍一定比較好,孩子自小耳濡目染,也會從小愛上讀書學(xué)習(xí)。
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,能否讓孩子們愛上讀書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能否通過言傳身教引導(dǎo)孩子們讀書。讓孩子成長在一個有書香氛圍、有書卷氣的家庭里面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父母應(yīng)該為孩子們作出榜樣。即使父母不愛讀書,也要學(xué)會引導(dǎo)孩子學(xué)會讀書,至少不破壞孩子讀書的環(huán)境。試想,當父母在麻將桌上吆三喝四的時候,當父母在電視機前哈哈大笑的時候,孩子一個人呆在書房里,他的心中很可能就不是滋味:為什么就我一個人讀書?這樣一來,孩子不但不愛讀書,反而對閱讀充滿反感和抗拒。所以,為了孩子讀書的大事,父母必須做出一些犧牲和讓步,用自身的一言一行為孩子樹立榜樣。
讀書的軟環(huán)境很重要,但硬環(huán)境也不能忽略.
要營造良好的書香氛圍,首先就要要精心布置一間書房。沒有條件的,也應(yīng)該精心給孩子準備一張小書桌,準備一個小書柜。多給孩子買一些好書,布置在書柜里,“書讀百遍,其義自見”嘛。外部世界吸引孩子的東西實在太多,讓孩子坐下來讀書不容易。父母應(yīng)該巧妙利用孩子的貪玩心理,讓孩子身處書房里、書桌前,把書房布置得充滿魅力,自然而然孩子就想走進家,想坐到書桌前,并在不知不覺中打開書本。
要提醒家長們的是,書籍的擺放也要有講究。要讓書籍伸手可及,不能只是束之高閣。有的家庭裝修得很是精美,就連書籍也只選大部頭,為的是美觀設(shè)計好看,而把孩子們喜歡看的書都放到了書架頂端,孩子們自己夠不著,久而久之也就不想看了。
比如,孩子在小學(xué)低年級時,對童話、校園小說類感興趣,因此這一類的書籍可以放在書架上孩子們觸手可及的地方。在沙發(fā)、床上等孩子們經(jīng)常坐下休息的地方也可以放上幾本,讓他們能隨時隨地閱讀。
到了小學(xué)中年級,孩子的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開始拓展,可以多看幻想、探索類的書籍,這時候,相應(yīng)書籍的擺放也要調(diào)整了。一個好的閱讀環(huán)境,能讓孩子們閱讀時更專注,更容易愛上閱讀。
培養(yǎng)孩子良好的閱讀習(xí)慣孩子可終生受益。以下是我個人一些見解及方法:
1、在親子閱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:
在妞妞很小的時候我就給她買各種圖書,把書放在孩子生活的所有范圍,講故事這樣件事穿插在生活的方方面在,比如孩子睡覺前或者游戲過后的小憩,以至于把書作為出門的必備行李。每次出門無論去什么地方,都會給妞妞帶上幾本她愛看的繪本。
2、順應(yīng)孩子的心理特點:
選好孩子"愛看"的第一批書,使孩子對書產(chǎn)生好感。 孩子愛不愛看書,與父母的培養(yǎng)技巧很有關(guān)系。在孩子學(xué)習(xí)閱讀的初期,父母一定要對提供給孩子的書刊進行精心的挑選,盡量給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觀漂亮、內(nèi)容豐富有趣、情節(jié)發(fā)展符合兒童想象和思維特點的繪本。
3、不宜對孩子的閱讀過程管得太死:
好奇、好動、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。他們喜歡的閱讀方式是一會兒翻翻這本,一會兒翻翻那本。對此,家長不必過多的去管他。通常,在這一階段,只要是妞妞愿意把一本書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,我就心滿意足了。因為,這類表現(xiàn)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,是孩子在閱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志。適時的對孩子的閱讀提出要求,保護好孩子閱讀興趣,盡可能為孩子提供輕松自由的閱讀環(huán)境。
4、親子共讀,充滿熱情閱讀:
要想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,家長首先就要表現(xiàn)出一副樂在其中的樣子。在閱讀的時候,要充滿熱情地閱讀。因為情緒記憶最能加深孩子的記憶,當孩子感染到家長的那股情緒時,便能更好地激發(fā)孩子的閱讀興趣。
在共讀的過程中,我還經(jīng)常地模仿故事中的角色的動作和手勢,故事中的不同角色,我會嘗試采用不同的語調(diào)和聲音,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而且孩子也能聽得更加津津有味,大灰狼說話時可以用兇惡低沉的聲音、小白兔可以用清脆可愛的聲音、小豬可以用呆呆笨笨的聲音,講述效果就會翻倍。讓故事更形象化,以此來刺激孩子保持注意力。
5、一個故事,可以重復(fù)多遍
講故事時,講哪個故事,講幾遍。這個我是尊重妞妞的意見的,我關(guān)注的是妞妞對故事的感受。比如,講繪本故事時,我每講一頁都會做停頓,因為,文字我是講完了,但妞妞在聽故事的同時,也在讀圖,我會等她把這頁的圖讀完,示意我翻頁時,我再進行下一頁的講讀。《卡梅拉系列》大約在妞妞兩歲半左右時收入的,對當時妞妞的閱讀能力而言,讀這套書需要花費的精力更多一些,所以在妞妞三歲之前,她只選《我想去看海》且每次只能讀到故事的1/3處,OK,那我就停下來,不會有任何的糾結(jié)。后來我又收入一套97年海豚出版社出版《西游記》連環(huán)畫冊,妞妞曾經(jīng)連續(xù)長達一個月的時間,翻來覆去,選故事就選其中的《盤絲洞》,好吧,我讀膩了妞爸就接力,而且其中歡樂的畫面就出來了,我讀呢,我就是像讀故事一樣聲情并茂的去讀,而妞爸呢,會嘗試著用評書的口吻去讀,所以越發(fā)導(dǎo)致這本畫冊的被點讀量,甚至在后來,我們?nèi)揖烷_始分配角色,進入角色扮演的狀態(tài)了。所以,對年幼的孩子來說,他們聽故事有他們年齡段的獨特吸收方式。一般來說,孩子聽故事會歷經(jīng)“好感→情節(jié)→細節(jié)→語言→更多體會”的過程,重復(fù)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收獲,不僅利于孩子學(xué)習(xí),還利于孩子思考。
6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閱讀機會和形式:
孩子閱讀的時間不能只局限于家里和學(xué)校里,也不僅僅是閱讀書籍,逛書店、參加公益的讀書會是我們母子周末經(jīng)常做的事情,在書店看一會兒書,每人都選擇一些需要的書本,讓孩子感覺閱讀是生活中必須的事情。參加一場讀書會,一個閱讀團隊比孩子自己在家閱讀效果要好,身處團隊中,讀書氛圍肯定是很濃厚的,最重要的是孩子們讀書的時候不僅不會覺得離群,還能互相交流讀書感想。讓孩子覺得閱讀不是一件孤單的事,在孩子在閱讀的同時也能收獲友誼。
親子閱讀,給了我不小的驚喜:我發(fā)現(xiàn)妞妞的語言上有了很快的提高,上幼兒園時老師們都說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,主動認字的欲望很強,所以認識的字非常多,生活中這樣的點點滴滴很多,我們?yōu)榇烁械叫牢浚@可是在平日的閱讀中慢慢積累起來的呀,然后再在生活中自然地運用。
總之,閱讀能給孩子帶來愉悅感,閱讀,對孩子的語言發(fā)展,對文字的理解能力,用語言的能力的培養(yǎng)都是非常有益的。另外,好的讀物,能豐富孩子的心靈,擴展孩子的視野。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(xí)慣,從而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。
最后,我想說——親子閱讀不是單方面教育孩子,而是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。